首页

调教长篇

时间:2025-05-29 18:00:11 作者:台湾网红“馆长”将“登陆”旅游 国台办表示“欢迎” 浏览量:71236

  中新社北京9月6日电 题:德国经济再度萎缩,如何危中寻机?

  作者 冯玲玲

  德国知名智库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近日发布报告称,今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再度出现萎缩,较2023年下降0.1%。根据预测,2025年德国经济增长率为0.5%,较此前预期的1.1%出现下调。

  作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国近年来屡陷衰退危机,其中原因何在?这场危机将持续多久,德国又该如何扭转颓势?

  症结在哪?

  2023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收缩0.3%,成为去年七国集团中唯一出现萎缩的经济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德国今年的增长预期也不容乐观。今年1月,该组织预测今年德国经济将增长0.5%,但7月将该指数下调至0.2%,预计德国经济可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表现最差。

  一系列数据表明,德国正进一步陷入经济困境,且未来复苏增长乏力。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对中新社表示,德国经济衰退背后,既有临时性问题,也有结构性问题。

  丁纯指出,临时性原因主要源自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对俄能源严重依赖的德国面临能源供应紧张,随之引发高通胀,导致成本上升、居民消费受创。由于能源价格暴涨,德国企业尤其是能源密集型企业成本陡增,停、限产以及外迁、裁员等累及整体经济。

  结构性原因主要来自德国经济模式的根本性问题,存在一系列结构性弊端。创新潜力不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合格劳动力供给不足、受乌克兰危机影响能源转型道阻且长,这一系列因素使德国经济面临严重挑战。此外,世界需求疲软等外部环境因素也加剧了经济困境。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朔表示,乌克兰危机、欧洲地缘政治动荡,是造成德国经济危机的主要外部因素。制造业低迷、服务业不景气、出口下行、人口老龄化、能源价格高企,这些不利因素叠加使经济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面对严峻形势,德国政府未能做出可靠的方向调整。德国至今未能出台实质性的方案解决经济问题,也尚未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摆脱地缘危机。而在对外经贸政策上的“去风险化”战略,也让德国错失了很多发展机会。

  “未来几年德国经济还会不断出现问题,这是近年来德国痼疾不断积累的结果。”王朔说。

  路在何方?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乌克兰危机、美国总统选举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德国的“持续性停滞”无论对于德国内部还是欧盟,都不是一个积极的消息。

  丁纯认为,于欧洲而言,德国经济失速会使欧洲其他经济体发展动力不足,需求不振,影响其他经济体发展。同时也使欧央行遭受降息压力,欧盟经济政策协调变得愈发困难。对德国自身来说,持续性停滞会使原本经济转型更加艰难、复苏更加缓慢,部分制造业将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预测,德国经济要想走出困境恐怕尚需时日,未来五年的德国经济增速都将低于美、英、法等西方国家。

  在丁纯看来,德国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大部分是暂时性的,但也有部分具有持续性,如能源结构转型、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冲击、科技创新潜力不足、经济模式转型等。总体而言,德国经济前景“谨慎乐观”。

  “多重危机下的德国正处在时代转折的十字路口,如果将来能有所突破蹚出一条新路子,德国还是很有希望的。”王朔说。

  王朔表示,德国一直以来扎实的工业基础、丰富的人才储备等使其经济保持一定活力。随着时间推移,能源供应问题对欧洲、特别是对德国的影响将逐渐减少。但他强调,德国仍需不断寻求新的解决办法或新道路,否则问题也将越来越突出。

  对于如何扭转经济颓势,王朔指出,一方面德国需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另一方面,要继续培养有潜力的市场,进一步扩大投资,同时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力以保障生产。但这些举措同时也受到地缘政治、世界经济环境、本国分裂的政治局面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完)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家矿山安监局:涉矿中央企业总部和涉矿大中型企业应当配备安全总监

“持之以恒抓好这项工作”

而其中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以往偏小众的文化,也在其中受益匪浅。曾几时,民族文化面临着内容创新与市场化变现的双重难题。如今快手创作者们用新的包装形式和内容演绎,让“老”文化呈现“新”内容,在平台助推下,掀起民族文化创作热潮,使民族的也能成为流行的。

镜观·领航|巩固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戚金城)为加强深港两地在禁毒宣传和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交通日,“同行禁毒”2024年湾区(深港)青年禁毒文化交流活动在深圳市禁毒教育基地举行。此次交流活动由深圳市禁毒委员会、深圳市公安局、香港警务处联合组织,两地禁毒部门负责人及150名深港青年参加。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易鹏飞受贿、滥用职权案一审宣判

习近平的母亲齐心曾完整誊抄了一则自明代流传至今的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颁布3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一是大力推行智能舒适的绿色建筑。推进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全面执行“两个百分百”标准,即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新建公共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结合城市更新工作,有序开展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在重点区域加快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加大智能建造应用力度,推动建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和规模化、品质化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